北京竹远科创专注于智慧教育系统解决方案,智慧校园的IT整合服务,数字校园建设和高校系统运维,教育多媒体会议室系统,校园安防系统,教育MOOC慕课系统. 热线:010-62667557


北京竹远科创

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业界资讯

借“教育云”圆数字梦

2016-02-15 12:20:13 北京竹远科创 阅读

创建于1958年的武汉市硚口区井冈山小学早在80年代就被任命为武汉市最早一批电化教育试点学校,如今则是全国信息技术创新学校、湖北省现代教育技术试点学校、武汉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此外,学校还是硚口区信息教育共同体示范学校,硚口教育云试点工作示范学校,是自主办学、科研兴校组团的实验学校。
近年来,学校抓住武汉市教育云示范工程建设的契机,在市区教育局和各级教育信息化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推进信息技术与高效课堂的深度融合,形成工作特色,凸显工作成效,获得市区领导、区内同仁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赞誉。
一、新理念引领新教育
56年的办学历史和几代人的努力、坚守铸就了学校信息教育的灵魂,学校适时提出“信息育人,育现代人”的办学理念,并最终搭建成信息管理、信息德育、信息课堂、信息平台的特色操作体系。
二、新技术创造新环境
近两年来,井冈山小学紧抓武汉教育云示范工程的契机,不断加大“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力度。
一是学校宽带网络实现了100兆光纤接入,并通过有线和无线互补方式实现校内全覆盖
二是学校以标准化建设为契机,建立校内有线局域网,资源共享,实现了全校各信息点的室室通。
三是学校在市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有28个教学班和6间教学功能室安装了交互电子白板34套,实现教学终端设备建设班班通。另外,学校还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建立2个微机室、一个ipad实验班,师机比达到1:1。
四是有效集成与整合学校校园网、校本研修平台、教师QQ群和武汉市教育云平台,积极搭建井冈山小学教育云平台,初步实现教育、教学、管理、科研等信息、资源与技术的共建共享,方便了教学工作,提高了管理效能。
三、新机制促成新动力
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应用水平是决定一所学校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关键。因此教师的技术素养与应用能力提升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师队伍建设与培训上,井冈山小学通过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解决常态应用、规模应用,有效应用等问题。近两年来,培训工作围绕“会用”、“愿意用”两个关键词展开,主要提升三种能力,即学科教学能力、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同时把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同新一轮继教培训计划教师的资格认定注册、教师的职称评聘和工作绩效紧密的结合起来。结合市区的教育云推进工作,学校以交互电子白板、教育云空间的建设为重点,组织了教师的全员通识培训;以信息技术与高效课堂深度融合展示活动为契机,组织了学科校本案例培训;以课题研究活动为抓手,组织学科骨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研究能力、信息管理能力的培训。
目前井冈山小学100%的教师都建有自己的网络学习与交流空间,80%的教师已习惯用网络平台交流分享工作和生活信息,不断提升自我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素养已成为教师自发自觉的习惯。学校教师整体素质高、家长口碑好已成为井冈山小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四、新模式构建新课堂
信息教育,离不开信息教育新课堂;信息教育新课堂,离不开信息教育新方式与新模式。 “轻负高效”一直是井冈山小学在课堂教学中追寻的目标,在实践探索中以“基于现代学习方式的‘信息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为“十二五”课题,构建了“三段五环”信息课堂教学模式。
2013年6月,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效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武汉市高效课堂第一协作组的第五次交流研讨活动在学校举行。市区领导及协作组成员共100余人出席了研讨活动。学校对“三段五环”信息课堂教学模式重点进行了解模、研模、用模的展示,两节研究课中运用教育云平台,调用“优课”系统资源,将学生带入到主动参与、多维互动的教学情境之中,高效的课堂赢得来宾的高度好评。与会专家用“三赞”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一赞井冈山小学办学理念有高度。二赞课堂有深度。三赞活动有效度。
2013年9月《湖北教育》以“变革学习方式 引领师生发展”为题,对学校在“信息育人 育现代人”办学理念下 “信息课堂”的变革带来的管理、教学、德育、研修及师生成长进行了专题报道。
2014年4月,硚口区“节节课好.个个班好”之“信息技术与高效课堂深度融合”——走进井冈山小学现场会成功召开。市区各级领导、区中小学校长和嘉宾共120余人参加活动,活动现场展示了六节不同学科的课,“微课”、“翻转课堂”、“云课堂”的出现体现了“信息课堂”由传统走向现代,也体现信息技术与高效课堂深度融合及常态化应用。同时,教师代表还汇报交流教育云平台运用的心得,通过云管理、云课堂、云班级三个方面汇集教师“云”下的教育生活。市教科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馆长张岩评价学校自筹资金、自力更生,设备使用率和效果令人感到“惊艳”;市基教处处长朱俊则用“欣赏”和“典范”两个词高度褒奖了此次现场会,肯定了硚口区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视和有力推进。
五、新行为结出新成果
学校在“信息育人,育现代人”理念下的信息管理逐渐形成了三大特色。
一是课堂应用的常态化。交互电子白板、教育云“高效课堂”的应用不再是“展示课”、“公开课”的专利,普通教师、常规课堂,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常态与习惯。
二是全员应用的规模化。一学校71名教师,29个班级,1300余名学生全部加入到学校空间,并创建了各自的云空间。实现教学、管理空间人人建,优质资源全员用。具体表现是:干部带头用、教师常态用、学生争着用、家长尝试用;青年教师率先用、中年教师比着用、老年教师学着用;此外,不仅校内用,校外也延伸用。全体教师共建共享的资源库目前资源已经达到一千余条,分别有“网络研修”“信息德育”“信息课堂”“绿色质量”和“梦想生活”五大资源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资源下载使用率达68%。学校每天183节课,有80%使用教育云高效课堂和校本资源授课,目前120多节研讨、展示课共享了校本资源;约15次德育阵地活动,近200次质量监测运用了校本资源。
三是课题研究的深层次。学校结合现代学习方式的研究,开始了交互电子白板和网络“一对一”两个专题实践探讨,并取得了可喜成果。交互电子白板功能和鼠标功能得到了开发;教育云空间不仅用在备课教学,还广泛用在网络教研、名师工作室、班级管理、家校互动交流等工作中;基于网络探究、移动学习,极大的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体验学习、个性学习的热情。
如今,教育云已经完全融入到井小的教育教学生活。它以信息量大、参与面广、交互性强的优势,成为井小“信息育人,育现代人”理念下数字化的家。一路前行,更要盘活信息资源、用活信息技术、抓实规模运用,实现深度融合,圆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的校园梦!

Powered by MetInfo 5.3.5 ©2008-2023 www.metinfo.cn